校园贷|贷款背后 你不知道的那些猫腻
发布人:保卫部 发布时间:2016-05-18 浏览次数:618

    转自:搜狐-公众平台  作者:添升有财

      上个月,教育部办公厅、银监会办公厅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校园不良网络借贷风险防范和教育引导工作的通知》。要求建立校园不良网络借贷日常监测机制,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文明的消费观,加大金融、网络安全知识普及力度,以及加大学生资助信贷体系建设力度。

最近关于一些乱来的“校园贷”,以及不正规的网贷、购物平台新闻屡见报端。有大学生因为欠下50多万债务选择跳楼,让大家更加关注这一现象。

2009年起,银行不得向18周岁以下学生发放信用卡,对于在校学生丰富的物质消费需求,各种校园贷、分期购等开始进入校园。有一位宿管阿姨说,以前高校最多的是培训班、就业信息,现在最多的是贷款小广告。在贷款、分期背后,还有不少“猫腻”让大学生“栽了跟头”。

校园贷 借钱容易 还钱难

  最近江西一名大学生因为没有按期还钱被贷款公司工作人员非法限制人身自由30多个小时。媒体报道,这名学生贷了3000元,期限一年,每月要还340元,一年下来利息36% 。类似的“围追堵截”,甚至威胁到家人的案例还有很多。大学生认为贷款、分期时很容易,但还款到时候发现“怎么和说好的不一样”,服务费、手续费、咨询费......像滚雪球越滚越多。

虽然还没进入社会,但高校生的消费和社会人并没什么不同,根据《中国青年财商认知与行为调查报告》,490后大学生会采用“金融手段”满足自己消费需求,其中18.6%的大学生会选择分期付款,13%选择使用互联网金融服务或产品。

校园贷 “猫腻”连连看

  现在,涉及校园贷款、分期的主要由三类,以名校贷、拍拍贷等为代表的P2P网贷平台;以分期乐和趣分期等为代表的校园分期购物平台,以阿里、京东为代表的电商平台。那校园贷款爆出的问题究竟来自哪里呢?

一是,办理贷款、分期门槛极低。比起银行、消费金融公司等金融机构,一些平台只需学生身份证,甚至学生证就可以办理贷款、分期,这就留下了一个巨大的还款风险。而学生认为“贷款如此简单”,也没有考虑到还款问题。

二是,代理人扎堆校园拉人头。一些平台通过招募校园代理人的形式,推广借款,比如绑定注册、银行卡等。只要拉一个人,就可以获得几十到上百元不等的提成。而在这个过程中,代理人也许没有金融专业培训,或者就是在校学生,风控无从谈起。

三是,收费混乱。一些平台或者借款小广告号称免息、低息、一分钟放款,对于具体借贷、分期分率并未说明清楚,导致逾期后费用高。目前,校园贷的年息通常高达20%以上,远高于信用卡7%~8%左右的年利率。

我们应该怎么做

  中央财经大学互联网金融与民间融资法治中心副主任孟祥轶告诉媒体,学生往往不知道过度借贷的后果,在国外类似产品都要将借贷综合成本告知消费者,国内却只告知“月息”不透明。事实上,疯狂的校园贷已经引起了监管、父母、高校的注意。

教育部、银监局联手“整治”:两个机构发布了《关于加强校园不良网络借贷风险防范和教育引导工作的通知》。要求建立校园不良网络借贷日常监测机制,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文明的消费观,加大金融、网络安全知识普及力度,以及加大学生资助信贷体系建设力度。满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费、生活费等保障性需求。

家长除了给钱还要教理财:河南大学生跳楼新闻里,父母并不知晓儿子在校欠下“天债”。对于家长来说,上大学的孩子不是“放养”的,不是只给生活费就可以;早就应该教育如何认识金钱,如何评估金钱、物品得来的风险。

如果你是大学生你要分期 请看过来

  分期乐公关总监高圣告诉小添财,他们很重视教育部、银监会发出的通知,也提醒在校学生要“重视信用,理性消费。”目前,分期乐有专门的后台风控和审核,在校学生除了要提交身份证、学生证、家长联系等情况;他们还会根据地区金融数据,在“面签”后给予不同的信用额度。她也提醒在校大学生,合理规划消费,珍视个人信用。不要轻信套现骗局,贪图小利造成个人财产损失。

  作为银监会批准设立的首批四家试点消费金融公司之一的唯一外资企业——捷信消费金融有限公司认为,大学生社会经验比较少,参与社会经济活动的经历也比较有限,在贷款购物时要想好这是否是必需品,再根据自己还款能力进行消费。他们给出了6点提醒:1.签贷款合同前要知晓贷款利息和服务费、还款期数;

2.注意最晚还款日期及提前还款是否存在违约金信息;

3.向贷款服务商要求提供一份合同和相关书面文件;

4.要提供真实的个人信息和资料,不能把身份证借给他人办理贷款,也不能轻信他人帮助他人申请贷款;

5.如果在还款过程中出现意料之外的情况,可以通过客服与服务供应商联系。

6.选择正规有资质的金融机构。